2025年2月25日上午,靖西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周正式在靖西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作2024年度靖西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
202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靖西市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在市人民政府鼎力支持下,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始终把讲政治放在检察工作首位,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基本价值追求,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以实干和实绩书写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检察答卷,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成绩。
荣誉奖项
1
获评最高检“一院一品”特色基层检察院
2
2023年度《检察日报》读报用报先进单位
3
2023年度百色市人大代表工作先进集体
4
百色市检察理论研究优秀组织奖
5
百色市书香红城阅读模范单位
6
4个案件获评全区优质典型案例
7
2名干警入选自治区级人才库
8
13个集体、29人次获百色市级以上表彰
9
27篇理论调研文章公开发表
一、强化使命担当
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定不移强化政治引领
向市委和上级检察院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工作21件次。
开展党组“第一议题”学习24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4次,集中学习30余次。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定期召开党组会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
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依法惩治各类刑事犯罪,受理审查逮捕624件948人,批捕724人;受理审查起诉710件1076人,起诉915人。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工作。
依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对涉“两卡”案件批捕11人,起诉27人。
积极办理“7·17”缅北电诈专案批捕13人,起诉11人;
强力打击涉矿犯罪,涉案金额达1.08亿余元;
严厉打击涉边犯罪,批捕451人,起诉555人。
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依法办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195件307人。
“送法进企”10余家,帮助重点企业解决影响生产经营的困难和问题。
制发涉及重点行业领域案件检察建议6份;
协同推进反腐败斗争
持续加强监检协作配合,提前介入职务犯罪案件5件次,涉案金额3633万余元。
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就疑难复杂案件进行分析研判,确保证据标准统一、法律适用统一。
贯彻落实“一案双查”机制,在办理相关案件中发现并向纪委监委移送相关线索3条。办理的赵某某受贿、单位受贿案获评广西检察机关职务犯罪检察精品案例。
聚焦“两会”
二、深耕主责主业
持续提升新时代检察监督质效
刑事检察更有“强度”
强化刑事侦查监督工作,推动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实质化、规范化运行,组织召开联席会议7次,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205件,提前介入案件251件,开展侦查活动监督42件次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获评“广西检察机关示范性办公室”。
对社区矫正机构巡回检察实现全覆盖,依法办理刑事执行检察纠正违法案件47件。
民事检察更有“力度”
办理民事监督案件40件,制发检察建议29份,均获采纳。突出打击虚假诉讼,有效维护司法秩序。
办理民事支持起诉3件,保障特定群体的权益。
贯彻落实上级院部署网拍房执行监督专项活动,促进司法拍卖规范执行。
行政检察更有“深度”
办理行政检察监督案件79件。
对行政机关未依法履职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
办理刑行反向衔接案件75件,对40名被不起诉人提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检察意见。
公益诉讼更有“精度”
办理各领域公益诉讼监督案件42件。
持续发挥“人大+政协+检察”监督联动机制,推进鹅泉景区水上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助推出台《靖西市旅游景区载客旅游排筏管理暂行办法》。
开展麻醉精神药品专项检察,助推行政机关联合会签《关于建立食品药品工作协作机制的意见(试行)》,进一步健全食药安全治理体系。
深化军地检察协作,督促指导整治边境拦阻设施损坏305处,办理的督促整治军事储备用地被非法侵占案入选广西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汇编。
深化“河(湖、林、田)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参与线索会商、督导问题整改15次。
三、践行为民宗旨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倾心护航未成年人成长
批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4人,起诉10人。
坚持打击与保护并重,起诉涉罪未成年人24人,对犯罪情节较轻且有悔罪表现的未成年人依法不起诉2人,附条件不起诉8人,为因案致困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发放救助金4.5万元。
深化综合履职,针对校园安全、宾馆违规接待未成年人、酒吧向未成年人出售酒水等问题,督促相关行政部门落实监管职责。
积极融入家庭保护,发出《督促监护令》10份;
深化检校合作,实现院领导任“法治副校长”全覆盖;
积极回应群众司法诉求
适用认罪认罚786人。
充分运用刑事和解制度化解矛盾,促成刑事和解18件。
对拟不捕不诉案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参加听证会42次。
受理群众信访45件,7日内回复及3个月内答复率均为100%。院领导包案办理信访、申诉案件7件。
积极践行“枫桥经验”参与社会治理,经验做法获自治区检察院推介。
办理司法救助案件23件,向24名因案致困的被害人或其家属发放司法救助金31.5万元。
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依法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0份,回复整改率100%。
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有效衔接转化2件,获评“百色市人大代表工作先进集体”“2023年度靖西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优秀单位”。
利用“人大+政协+检察建议”机制办理的督促整治龙临大牲畜交易市场交通安全隐患行政公益诉讼案获评广西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广西检察机关人民监督员典型案例,该经验获最高检《人民监督》杂志专题刊登。
创新“检察+末伦”普法新模式,共开展普法活动23场次,受教群众10万余人。
深入实施数字检察战略
自主研发并搭建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类案监督模型、涉外虚假婚姻登记行政违法行为类案监督模型。
李某某等人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侦查活动监督系列案获评广西检察机关精品案件。
使用平台上的8个数字模型,排查案件线索2139条,已成案16件,均已向相关单位提出监督意见,并获采纳。
被定为广西检察机关数字检察工作联系点。
“检护民生”为民办实事
严厉打击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盗抢骗”犯罪,批准逮捕54人,提起公诉78人。
聚焦食药品安全、无障碍设施等领域,推动解决涉民生问题13个。
依托“检察+工会”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协作机制,为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86人次。
依法起诉侵害林业、土地等“涉农”犯罪14人。
办理农村人居环境、农业污染、涉河涉水治理等公益诉讼案件12件。
四、着眼自立自强
筑牢高质量发展队伍基石
强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
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开展党建联建共建13次,主题党日活动12次。
深化人才“链条式”培养,构建“政治+网络+实践”培训体系,参加政治培训32期102人次、网络培训15期166人次。
开设“干部上讲台”“党史故事分享课”,全年共举办51期,获评“2023年百色市书香红城阅读模范单位”。
2名检察官入选广西检察机关涉外法治人才库,该做法获最高检《检察队伍建设》推广。
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检
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狠抓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落实,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岗位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
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专题会议4次,廉政季课堂4次。
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以管“案”促推管“人”管“权”,常态化开展案件质量评查172件。
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民事诉讼法律监督工作、打击非法盗采矿产资源工作并落实审议意见。
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特邀检察官助理参与各类检察活动89人次。
坚持送阅《检察日报》《公诉人》等报刊杂志共1060份。
全年开展各类检察听证案件69件次。
公开案件程序性信息976条。
展望2025年
一是坚持政治建检,以更大力度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二是坚持服务大局,以更实举措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三是坚持提质增效,以更高标准强化法律监督工作。
四是坚持严字当头,以更强使命锻造高素质检察队伍。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人民检察院
地址:百色市右江区龙景西路 联系我们:bssjcybgs@163.com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桂公网安备 451002020002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