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院概况
百色市人民检察院简介
市院领导
机构职能
  检务公开
通知公告
法律文书公开
案件信息
法律法规查询
在线咨询平台
网上信访
律师自助阅卷平台
  百色检察“两微一端”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今日头条二维码
今日头条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
民族团结│文化融合,共筑法治之基
时间:2024-05-29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在当今社会,传承文化与弘扬法治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检察文化,承载着公平、正义与法治的精神内核,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坚实力量。而非遗文化,则是历史沉淀下来的瑰宝,蕴含着民族的智慧与情感。将二者相融合,犹如为法治宣传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靖西市检察院积极创新普法方式,通过组建“护边检察蓝”宣传队和“末伦”表演队,将检察文化与非遗文化“末伦”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这种结合不仅丰富了法治宣传的形式与内容,更赋予了非遗文化新的生命力、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人们的法治素养和文化认同感,为边疆地区的法治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护边检察蓝”宣传队以专业的素养和坚定的使命感,他们身着统一的蓝色制服,行走在边疆的村村寨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法治的力量。而“末伦”表演队则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将普法工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末伦”相结合,不仅将法律法规编成朗朗上口的唱词,还结合时事热点和典型案例,创作出一系列反映法治进步、彰显正义力量的新作品,为群众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法治文化盛宴,这些作品既保留了“末伦”艺术的传统韵味,又赋予了现代法治精神,深受群众喜爱和好评。

在边疆苗寨,表演队的精彩演出让居民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深刻理解法治的重要性;歌圩上,歌声与法治的融合,让人们在欢乐中接受法治教育;广场上,将法律案例改编成生动的剧目,使观众在欢声笑语中领会法治精神;学校里的活动,在年轻一代心中播下法治的种子,为未来的法治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两年来,靖西市检察院以上述形式共开展50多场普法宣传, 将普法触角延伸到更基层的社区、村组,涉及13个乡镇30个村50多个自然屯,发放各类法治宣传资料2万多份,受教群众8万余人,让边疆地区的人民更加亲近法治,增强了他们的法治意识,为边疆的稳定与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下一步,靖西市检察院将继续在传承文化的道路上弘扬法治,在维护边疆稳定的征程中融合非遗的魅力,使检察文化与非遗文化紧密结合,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融入更多元化的普法元素,让法治的种子在边疆大地生根发芽。为构建法治社会、传承优秀文化贡献更大的检察力量,让公平正义与文化瑰宝在新时代交相辉映。

据了解,末伦(moedlaenz)是壮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曲艺之一,长期流传于广西西南部,以壮语南部方言德靖土语表演,以唱为主,以说为辅,夹叙夹议。末伦主要流传于广西靖西市、德保县、那坡县全境和田阳县、大新县、天等县部分乡镇。靖西末伦有上甲和下甲之分,唱词多为五字句、七字句,押腰脚韵。末伦的“唱”,曲调优美、婉转;末伦的“说”有丰富的民间俗语、俚语、双关语、歇后语,语言极其生动,生活趣味浓郁。说唱结合连环相扣,加上艺人声情并茂的表演,给人一种流畅、回环的审美意蕴,独具艺术魅力。末伦是靖西市现存的流传最广泛、民众参与度最高、人们最为喜爱的传统曲艺项目。2021年,末伦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友情链接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人民检察院

地址:百色市右江区龙景西路  联系我们:bssjcybgs@163.com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